法鼓講座心得分享




講題: 臺灣自然保育的核心價值---以中央自然保育軸之玉山國家公園為例



本年度第一場講座由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張長義主任,為同學介紹有關台灣自然保育的核心價值。自然保育也是環境資源的問題,目前台灣環境可以分成四個問題面向來探討:一·污染防治。例如:空氣、水、土地等汙染問題。二··與研究有關的課題。三·災害的問題。包括全球環境暖化的變遷、颱風、乾旱等現象。四·環境資源的管理問題。老師介紹一本有關這議題的書—「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

作者強調人類物種如何成為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 Epoch)的設計師和統治者,其影響所及將遍及所有生命,涵蓋我們人類及整個自然世界,直到長遠的地質年代。所以他提出以半個地球做為一個保護區,保留多樣性資源給其他生物共用。

接著張老師逐一介紹台灣九個國家公園和一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設立過程。國家公園主要推動自然保育、文化史蹟、生態保護、特殊景觀的保存。台灣擁有豐富生物的多樣性,因位於歐亞板塊的地理位置,脆弱性島嶼地震頻繁所造成的蓬萊造山運動,五條山脈因為地形的關係,河川形成三個特色現象:1.源短流急,水量不易保存。2.因為颱風的緣故,洪、枯期水流量非常懸殊。3.河水砂礫泥土含量很高。不過東海岸有洋流–黑潮經過,讓台灣海域成為。一個多樣豐富的魚獲場。

最後老師以三十多年前到玉山實際探勘採擷的珍貴圖片,詳細解說作為東亞第一高峰的玉山國家公園,其生態、生物的多樣性、古道歷史古蹟的保存、乾淨的水源、清淨的空氣,讓同學對擁有九萬多公頃的玉山國家公園;更加了解台灣在自然保育上的努力成果。席間針對同學們的現場提問,老師也非常細心回應解說,最後全程三個小時的精彩授課內容到此結束,圓滿這一場心靈環保課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