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腦VS右腦的那個旋轉女舞者





順時針的話, 屬於是用右腦較多的類型
逆時針屬於用左腦較多的類型
大部分人的眼裡裡是逆時針方向轉動, 但也有人看來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的。
順時針的情況, 女性比男性多。

逆時針轉動的, 突然變成順時針的話,IQ 是160 以上!!
↑這點別輕易相信,我要她右就右,左就左,視線挪開一下,腦袋瓜想順時針再去看就順,想著逆就會逆,看腳丫,圖形簡單,比較好控制,旋轉方向不同,抬起的手腳也不同:逆時針時,左手左腳,順時針時,右手右腳。

試試吧!
利用遮蔽圖形,讓視線集中圖片的於某部分,有助於更快控制圖片旋轉方向。方法很簡單,可以隨意一個視窗來蓋住不想看到的部分,或用紙遮住螢幕上的圖片。遮蔽的部分很自由,可以遮到剩下半身、剩上半身、剩影子,甚至只剩一顆頭,然後搭配眨眼法,很容易可以看出旋轉方向的改變。
旋轉女舞者,Psych-You-Out!
知覺系統對周遭環境的衝突訊息一旦做了選擇,就有了從一而終的執著!

撰文╱曾志朗

去年底,中研院物理所所長吳茂昆院士忽然來了一封伊媚兒,附了個網址說:「我兒子在網站上看到這則訊息,覺得很好玩,也許你這位研究認知與腦神經的心理學家可以告訴我們這是什麼現象?為什麼我們的腦會有這樣的反應?!」

伊媚兒上的訊息不夠清楚,我就打電話找到吳院士,問他到底在講什麼?他興致勃勃的說:「你點了網址看到那個旋轉的舞者嗎?還沒有!那你一定要先看一下,真的很令人驚奇!看了之後,再告訴我你們認知神經科學的看法!」

我的好奇心全被勾起來了,就趕快點入網址,不一會兒,一位女舞者的畫面出現了,她的一隻腳直立地上,而另一隻腳往前抬高,以同樣的速度不停轉圈圈。我看到她曼妙的舞姿以順時鐘方向旋轉了起來,但是,等等,她怎麼忽然間就轉了個方向,變成逆時鐘方向旋轉了?我把眼睛眨一眨,再仔細看一會兒。咦!又轉回去了,變成順時鐘旋轉了。怎麼一回事?我可以確定那螢幕上的移動程式是不變的,如果有變化,則一定是來自我這位觀看者的知覺變化。

而且,舞者總是無預期的時而逆時鐘方向,時而又順時鐘方向,再看一會兒,又是逆時鐘旋轉過去?順時鐘?逆時鐘?。天哪!我到底是怎麼了?昏了頭嗎?當然不是!因為我清醒得很呢!

盯著螢幕看了好一陣子,我又發現一個新的現象:我只能看到順時鐘方向的旋轉,不再看到逆時鐘方向了!我眨眼,揉眼,閉上眼,又張開眼,再看畫面,舞者仍在旋轉,我再努力也沒辦法讓她往逆時鐘方向旋轉了!這也告訴我,之前會看到一下順時鐘一下又逆時鐘的旋轉方向,絕不能用習慣化(habituation)和反習慣化(dehabituation)的生理機制來解釋,也許是我們腦在面對環境中的矛盾訊息之後,做了選擇,而一旦確定了選擇的方向,就不再三心二意了!

我關上電腦,拋開女舞者旋轉的身影,就去忙別的日常事務,晚上和同事們去狠狠打了幾場競爭激烈的羽球賽,讓自己累個半死,洗個澡,再到實驗室聽同學報告他們的研究成果,回到家裡已十一點半,看了半小時的小說,眼睛疲倦了,熄上燈,希望好好睡一覺,看看第二天一早,休息夠了,會不會有自發性的復元現象(spontaneous recovery),讓我重新看到舞者順時鐘和逆時鐘交替旋轉的現象。

所以,起床之後,一如平常生活步調,洗臉刷牙,換衣服,乘車,進辦公室和同事打招呼,一切料理妥當,我啟動電腦,打開女舞者的檔案,螢幕上的影像一出現,我就知道,沒有什麼自發性的復原,因為我看到的就是不停的順時鐘旋轉,根本看不到另一個方向的旋轉。當然,這個結果再次證實旋轉方向的輪替變化,不是來自生理的機制,而是知覺系統對周遭環境的衝突訊息所做的選擇,而一旦做了選擇,就有從一而終的執著了!

那天下午,我剛好有一場演講,來了100多位聽眾,我一開場就把女舞者的畫面投射在大銀幕上,聽眾的眼光馬上被轉動的女舞者所吸引,我等他們看了幾分鐘後,就問他們:「看到順時鐘方向旋轉的請舉手。」大概有三分之二的聽眾舉手,我又問:「看到逆時鐘旋轉的請舉手。」也有三分之二的聽眾舉手!怎麼會這樣?因為有人和一開始的我一樣,看到順時鐘和逆時鐘旋轉方向的交替!我讓他們再看得更久一點,然後又問了一次,但修改問話方式,強調「只」看到順時鐘或逆時鐘旋轉方向,或者兩者交替的人有多少。結果差不多一半的人「只」看到順時鐘方向,另外不到一半的人「只」看到逆時鐘方向,而剩下來能看到兩個方向交替的人,放眼望去,舉手已零零落落,明顯變少了。…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6期6月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