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爾朝聖第九天(2/20)






乙車團員們所搭的船緊隨我們後面~~ (我們台北居士團的旗子還真一目了然~~)








鹿野苑博物館大門~~進去參觀手機ˋ相機ˋ皮包一律要通過嚴格檢查喔~


 



這個大的說法台遺址~可見當年佛法在此時期的盛況~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處塔林精舍遺跡~師父當年朝聖時也曾在此拍照紀念~~

傾倒斷裂的阿育王石柱~~



火車進站啦~我們讓當地挑夫先送大行李上車~~

 

 

 

【瓦那納西】(婆羅奈斯)遊恆河看日出—鹿野苑博物館—鹿野苑初轉法輪聖地—搭火車臥舖

前往菠巴羅(BHOPAL

清晨前往觀賞美麗恆河日出及印度教徒沐浴、祈禱、祭拜、火化等儀式之地。

 

昨天抵達瓦那納西天色已入夜晚,而今天一早為了迎接恆河短暫的日出,我們必須在還未做

課就得在黎明前出發。摸黑來瓦拉那西也摸黑前往恆河,這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下車時緊跟

導遊引導,大家腳步走得非常靠近,一來視線不很清楚、二來地上除了黃金、垃圾、坑洞等,

所以必須非常專注腳下,還好這一段路程沒有很久。大約10分鐘下了一段台階恆河就出現在

眼前。印度早晚溫差極大,我們將帶來的最保暖的衣服全都穿在身上,連口罩、帽子、圍巾都

派上用場。但是此刻低溫的恆河邊已經有不少印度人在河中洗衣物、泡在水裡了。看得我不禁

打起顫抖!導遊找好船家,我們以甲乙座車分搭兩艘上船。當船隻慢慢駛出岸邊,大家坐定之後

每個人分別拿到一盤用荷葉盛裝的供花和蠟燭,我們準備以此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諸佛菩薩。

雙手捧著香花與燭,口中唱誦著佛聖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的這段經文此刻如實地感受

到,再次確認自己並非在夢境裡,而且正從此岸度到彼岸~

 

佛陀當年來到這裡時,河邊的沐浴景觀與現在應該沒有太大差別,祂冥想出了一種新的

思維方式,於是在瓦拉納西西郊的鹿野苑開始了初轉。這條河流想必帶給祂太深的感

受,所以佛法總是將解脫無明束縛的境界涅槃,比喻為渡河、行船或者抵達彼岸等。

 

瓦拉納西的所有廟宇群都集中在恒河西側,東側則沒有任何建築。 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升

起時,整個河面一片橘黃,恒河日出也就成了這裡的一大景觀。 行在河中,闊大的恒河

確實能給人無限的思考空間。大約半個鐘頭後,我們終於抵達對岸。一腳踩在這有「金

剛沙」之稱的恆河沙裡,當下是一種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感受?而我們也準備開始在此岸

做早課,不容我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當我們禮佛三問訊,跟隨維那開始唱誦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時,我們虔誠的心莊嚴梵唄的法音迴盪在恆河裡,也隨著陣陣

強風衝向天際遍滿十方。能在恆河岸上與這麼多的善知識們一起禮佛做課,將是此生永難忘懷

的記憶。早課圓滿結束後,大家利用短少的時間拿出準備的空瓶裝恆河沙。輕輕抓起一小把,

冰涼細緻的沙帶著銀色的亮光,讓它隨風慢慢的從手中飄散…一沙一世界,這條深河恆古至今

有多少人歌詠讚嘆,從中得到生命的解脫呢?!

 

回程回眸想再看彼岸一眼,剛剛的日出已經高掛在天上,海天一色耀眼的金光讓人睜不開眼睛,

 

一切如夢幻泡影。當下捨下「回頭是岸」,才驚訝剛剛的此岸早已經擠滿朝聖沐浴的人潮!

 

導遊羅森菩薩就此為我們解說印度教的信仰,而今天恰巧又是他們的濕婆神節日,所以到此

最重要的宗教儀式,就是以恆河聖水來沐浴朝拜。場面之壯觀浩大令人嘖嘖稱奇與讚嘆,這

應該是他們對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一種堅定不移的信願表現吧。除了尊重每一個宗教,為他們

祝福和祈願也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此外,你或許因看到這裡所呈的一切事相和境,而對恆河水質

升起疑惑?導遊說:根據日本和美國研究報告,很訝異的是恆河的細菌生數並不高很少,這只能

說印度教的諸神對其子民守護厚愛的感應吧~~

 

告別了這條印度聖河,我們回到飯店用過早齋後,前往此行最後一個聖地—【鹿野苑】。先參訪

鹿野苑博物館是佛陀所有聖地中最值得參觀的博物館之一,在這裡總共挖掘出將近三百尊的佛像

重要碑文等古物,雖然有許多精品已被送往加爾各達及德里等大都市收藏展示,但這裡仍然留有

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足以傲視全印度。 首先就是那座巳成為印度國徽的阿育王石獅柱頭。

一踏進博物館大門,就會看到它睥睨四方昂然而立,向參觀者展示它的輝煌與榮耀。另一件則

是笈多王朝時期的初轉法輪像,它的珍貴除了保存狀態奇蹟似地相當完好之外,圓潤純熟的雕刻

技法亦是懾人之處,從主像、背景光暈到座台上的五比丘人偶,無不流暢自然。佛陀低垂慈悲的

眼、微微上揚的笑、放鬆自然的雙肩、結著法輪印的雙手彷彿完全未使力,輕輕地互相碰觸...

柔光下的佛陀是如此沉穩靜悅,似乎在告訴人們;這就是解脫束縛後的寧靜輕安!這座佛像就位

在展覽館最深處的內室中,因為館內不准拍照也無法持誦聖號,我們全體在此禮佛三拜以表達對

世尊無限憶念之心。

因為行程緊湊所以博物館只做重點觀賞和介紹,接著即刻驅車前往鹿野苑精舍。實際上,佛教

歷史上的第一批信眾也出現在此。 佛陀在鹿野苑生活期間,一位厭倦了奢華生活的富家

子弟耶舍(Yasa)來到了這裡,他向親朋好友推介佛陀的觀點,勸說他們歸依了佛門,於

是人世間出現了第一批佛教信眾。而今日這裡除了初轉法輪大塔外,一入園內看到的又

一堆紅磚堆切的塔林精舍遺跡和寺院牆基,而大塔前方竟然有一棟顯目的回教寺院,內心油然

生起戚戚焉。我們在廢墟中保存了下來的大塔前準備禮佛繞塔做法會,以感念佛陀在此說法

的苦心和悲願。我們今日得已聽聞佛法、學習佛陀的精神,是經過百千萬劫、多少的高僧古德

前仆後繼為法忘驅才傳承下來。而此生又有這麼大的福報出生在台灣,但是事實上佛法還是沒有

在人間普及,身為一名佛弟子真的要隨時提醒自己,不能知少而滿足,定要發願將自己學佛受益

的好處與更多人分享,讓更多人共同分享佛法的慈悲與慧智。

在結束此地的參訪後,帶著這一份祈勉自己的心,我們告別鹿野苑,迎向這趟朝聖後兩天的印度

火車之旅。全新的體驗全新的感受,在印度搭臥鋪火車到底會是怎樣的光景?請大家屏息期待吧

合十

感恩

 

 

延伸閱讀:

 

【瓦那納西】(婆羅奈斯)依傍恆河而建,自古以來印度教徒們相信,只要在這裡的恆河沐浴,

就能洗去宿世的罪業,死後在此火葬,骨灰灑入恆河靈魂就可解脫。同一條恒河,在外國人眼中,

可能僅僅是一樁印度奇景,是骯髒和混亂的最典型示範;但在印度人眼中,她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神聖和包容,人們不遠萬里來此沐浴,以洗去身上的罪孽。

 

佛陀亦曾於此地以恆河的水來比喻無量無邊的眾生。生老病死、每天上演,是瓦拉納西恒河之畔的真實寫照。  印度人自古對生死輪迴就有著獨特的認識。

 

金剛經 ·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世界 ,以用布施。(補

充:在《金剛經》中,佛陀用了雙重比喻來說明數量之多:假設恒河兩岸的每一粒小沙

子都代表一條恒河,所有恒河兩岸的沙子的總數,就叫做恒河沙數

 

【鹿野苑】世尊初轉法輪的聖地,佛陀成道後,從菩提伽耶徒步跋涉到此,度化跟隨他的五位侍

者,開示四聖諦、八正道的佛法基本道理。

 

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

五位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是為佛教僧寶成就,佛、法、僧三寶至此圓滿集結成

就。這佛、法、僧初次齊聚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歷史上被稱為初轉法輪(Dharmachakra Pravartana

 

答枚克佛塔 Dhamekh Stupa ]卻在廢墟中保存了下來,塔高達39米,直徑達28餘米,屬

留存極少的阿育王時期建築。

 

阿育王石柱以前雖然被破壞過,但底部仍然在原址。 原來的柱高達10多米,頭部雕有四面獅像,該獅像現被作為印度國徽的圖案。原來的柱高達10多米,頭部雕有四面獅像,

該獅像現被作為印度國徽的圖案。 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館」中,該館建於1910 ,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藝術的珍寶,其中包括300多副圖畫。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

物館」中,該館建於1910 ,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藝術的珍寶,其中包括300多副圖畫。

阿育王石柱目前斷裂的石柱群已由鐵欄杆包圍起來,保護在一個小亭子內供人們憑弔。

 

鹿野苑的名字跟鹿的確有關。在一個佛教典故中,菩薩化現為鹿王,為了保護鹿群,將自己獻給

了國王,而國王也因此感動,而建立了公園,以保護鹿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