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第六天(2/17)

前方臥佛殿-- Mahapariniravana Temple
後方大涅槃塔 -- Mahapariniravana Stupa



佛陀涅槃像,已有1500年歷史,為泥塑再貼金,12世紀時為躲避回教徒的破壞,人們將它埋在地下近800年,
19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挖出時,已有多處毀損破裂,將散布載四周的碎片重新拼合起來才免強修復完成。


涅槃紀念堂前方的兩棵婆羅雙樹~~(第一次見到這經文中描述的地點和樹)


佛陀的火化場。(「荼毗場」)



佛陀最後飲水處的紀念堂


印度與尼泊爾邊界處~四眼天神廟造型牌坊

兩國邊界檢哨站~~

 

 

 

拘尸那羅 倫比尼

 

昨晚抵達拘尸那羅住宿的飯店—Hotel Imperial,就是我們在菩提加耶住宿兩晚的連鎖店,一貫秉

持他們親切的服務令人賓至如歸。讓我不禁聯想起當年師父朝聖來到此地,卻因為拘尸那羅沒有

旅館,而觸景感傷…為什麼我們對於佛的聖地如此冷落,而沒有人發大願心去那裏陪伴佛陀的遺

跡呢?

時空變遷20多年了,由統計資料中得知當今到印度觀光客人數占世界第一,每年從

世界各地到此參訪的人數不斷累積增加。相對此時我們有如此好的住宿設備和環境,倍加

體會自己的福報也感恩一切的眾緣。

 

晨曦中瀰漫著一片朦朦的霧色,我們欲起程出發前,紅紅的日出從整排的無憂樹叢中冉冉

上升,景色真的好美。但我的心情卻帶著一絲憂鬱…因為今天要參訪就是佛陀涅槃的聖地。

就如同三年前當師父圓寂時那無法抑止的悲傷和難過是一樣的呀!

 

飯店到涅槃紀念塔車程只要半小時,迎著微曦氣溫仍然偏低,下車時一股寒意湧上心頭。當

我們依序安靜步入幾分鐘後,就開始準備朝山到涅槃紀念館。大家同樣跟隨張會長的引罄聲

先禮佛再發願。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今在朝山求懺悔。排好距離後,大眾整齊持誦「南無

本師釋迦摩尼佛」聖號,三步一跪朝至白色建築的涅槃紀念寺。雖然我們已經很早抵達,但

是有許多南傳的佛教團體比我們更早進入寺內,所以不太寬敞的寺內已經擠滿朝聖的信眾。

但我們的團體不為外境起煩惱,跟隨團長的腳步繼續持誦聖號三匝後,繞至佛像正前方就位

準備供品和香、花、燭,開始席地禪座,準備誦金剛經祈福法會。我安住的位子,就在佛首

下方,仰頭瞻仰佛祖示現的法相,是多麼的慈悲和寂詳!一時眼眶泛紅,無以言喻形容…

 

不過當隨眾一起讀誦經文,很快把情緒放下將念頭專注在經本中。佛陀在經中教化我們的

不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著莊嚴的木魚法器聲,我們將對佛陀無盡追思和緬懷感恩

的心,一起用最至誠懇切的聲音表達出來。一場莊嚴殊勝的法會圓滿後,我們退出寺內繼續

由大涅槃寺外繞涅槃塔三匝,過程中經過堂前方的兩棵婆羅雙樹時,念頭浮出讀過的這句偈

「佛在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佛陀教化世人

最後一堂生命教育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學會明了嗎?

繞塔完畢我們在此再持誦「南無大悲觀世音」聖號和心經、往生咒,並以此殊勝功德迴向十

方法界諸眾生,解脫三界苦,皆發菩提心。向佛陀再致上最虔敬的頂禮三拜並此告假。

 

接著繼續前往附近的「荼毗場」,也稱為「安迦羅塔」(Angara Chaitya),是大迦葉尊者

引燃木柴堆、火化佛陀遺體的聖地。目前的遺跡是一座高約10公尺、直徑40公尺的紅磚山丘。

此塔是建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所建的僧院與祠堂的殘跡上,重建的年代推斷不會早於西元三

世紀。我們一樣在此持聖號繞塔三匝,團長江老師並請法師和幾位菩薩代表供養在此修行的法師

們。最後在此參訪的聖地是佛陀最後飲水處的紀念堂,也是離涅槃處不遠。車程幾分鐘就抵達,

紀念堂的建築硬體不大,正中央供奉著一尊銅鑄金身佛像,進入寺中必須沿著舖設的紅磚地面

繞佛,法座下的水池並沒有水。導遊並沒多加說明,只介紹這尊佛像的手印(BHUMISPARSHA),

與我們漢傳佛相手印呈現是有些不同的雕塑方法。

 

中午回到飯店,因為下午必須趕路前往尼泊爾,需要辦理護照和簽證檢察,所以用過午齋後我

們即刻驅車直奔兩國出入境處。其實兩邊政府僅對外國人查證,印度及尼泊爾兩國人民則可自由

來往出入,不需辦簽證。朝聖團只為了前往藍毘尼園半天參訪,也只好按照當地的法規了。導遊

羅森菩薩還分享他過去帶團的驚險經驗:「過去兩國邊界不太平靜,常出現當地居民持槍上車搶

劫財物。好像在2006-7)年因發生搶案有人喪命,當時國際新聞也曾報導過,後來政府才不

敢輕心,派駐許多軍人加強防被,所以邊界可以看到有許多軍隊駐紮的情景。雖然在查證站等辦

手續耗費蠻多時間,但在夕陽下山前我們總算平安抵達尼泊爾下榻的飯店了~~ 阿彌陀佛 感恩

 

 

 

延伸閱讀:

 

拘尸那羅是佛陀最後圓寂之處,佛陀圓寂前3天,側臥於兩棵菩提樹之間,告訴大弟子阿難陀,將祂所揭示的佛理記載成經典,流傳給佛門弟子。參觀佛陀涅槃紀念堂,及堂前方的兩棵婆羅雙樹佛陀的火化場。(「荼毗場」)

 

【拘尸那羅】-釋尊涅槃地 釋尊預感入滅時,據說是涅槃前的三個月。從王舍城外的靈鷲山出發,往故鄉附近的祇園精舍方向作最後的遊行,經過那爛陀、華氏城,渡過恆河,跋耆國的首都畏舍離,與隨之而來的離車族在肯薩利亞道別,往西渡過恆達契河,來到摩羅國的巴瓦村時,鐵匠純陀 招待一行人到芒果樹園,供養食物。娑羅樹林一到雨季,就長出很多草菇,在連續下雨缺乏青菜期間,就用草菇代替青菜,也有將之乾燥作為存糧收藏起來。但在乾燥期間很容易發霉,因為一不新鮮,就會長出一種含生物鹼的物質,大概是供養佛這個東西吧 ….. 之後,八十歲的釋尊就一直下痢,前往希拉尼亞瓦提河作最後之沐浴,清潔身體,到達 拘尸那羅 的娑羅樹林時似乎已經疲勞至極。對隨侍身旁也是堂弟的阿難 說:「阿難,我想在兩株娑羅樹間,頭朝北地舖寢具 …. 我累了,想躺下來」,阿難立即收集吉祥草作床,讓佛陀在上面靜靜地休息。之後,佛為阿難及一旁的人作最後的說法,『應該珍惜有限的時間,努力修行,以法為依止 ….. 』這樣開示後,靜靜地告別,有如睡眠般進入大涅槃。

 

【大涅槃寺】 於一九二七年時,由緬甸的佛教徒建造;佛滅兩千五百年大祭時,由印度政府改建,成為現在的樣子。大涅槃寺內橫放著一八七六年由亞歷山大、孔寧漢 從希拉尼亞瓦提河的河床挖掘出來的長六、一公尺的巨大涅槃像,其上覆有黃衣。從台座的刻文推定,是五世紀笈多王朝的作品,為赤砂岩的摩菟羅佛像系統。但是佛滅兩千五百年大祭時,緬甸人將之漆成金色。這尊涅槃像的台座中央雕有婆羅門出身、成為最後弟子的蘇跋陀 的背影,腳下雕著充滿悲傷的 阿難 ,枕頭下方是 純陀 之浮雕。大涅槃像,如經典所記載,呈北枕西向的姿態,這是因為釋尊既使入滅了,對於在北方故鄉迦畀羅衛城的雙親,絕對不以腳相向,這種從尊敬出發的想法,讓我們學習到佛教的根本是從孝親開始的。而且也暗示我們應該體會到『生者必滅,會者必離 』

的真理。

步入大殿,一尊六尺長,以黑岩雕刻而成的臥佛,神情寧靜平和,全身被來自各國的朝聖信眾們貼滿了金箔,也披上金黃色的綢布袈裟,只露出慈藹的面容與尊貴的雙腳。

印度導遊提醒可從不同角度瞻仰佛像的神情變化,「從頭頂往腳方向看,佛陀面帶微笑;如果站在中間看呢,會發現佛陀表情安詳沉思如入禪定……;而由腳往頭這邊看,則佛的面容又變得極為莊嚴肅穆。」而最感人之處在於佛陀合併的雙腳,腳底中心有個千幅輪相,象徵佛陀一生僕僕風塵用雙腳走遍北印度各地傳法。繞佛時大家都排隊等著頂禮佛足,感恩佛陀不畏辛苦弘法度化無邊的眾生。

 

娑羅樹學名Shorea robusta),植物名,又名波羅叉樹,摩訶娑羅樹、沙羅樹、鶴林、鵠樹,為佛教聖樹之一。產於印度馬來半島雨林之中,為龍腦香科娑羅樹屬,多年生喬木。樹身高大,葉為長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黃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剛毛。因為氣味芳香,木材堅固,可以用來製作傢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藥用或香料。相傳釋迦牟尼入涅盤時,娑羅樹同時開花,林中一時變白,如同白鶴降落,因此又稱為鶴林。玄奘也曾造訪過此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