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第八天(2/19)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堂~









佛陀放光處及升天的地方。( ORAJHAR)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前往下一站瓦納那西

 

舍衛城,上午參訪祇樹給孤獨園後,下午前往參禮佛陀放光處及升天的地方。

 

【祇樹給孤獨園】園林本為祇陀太子所有,給孤獨長者以金磚舖滿園林,買下供養佛陀,

地上的樹木則由祇陀太子供養,而將園林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佛陀在此城結夏

(每年三個月的雨季安居)竟達21次之多;從佛經上及史上的記載祇園是如此的隆盛與偉大,

對照今日只剩下一些磚石基座,真是生滅無常阿!

 

連續兩天的長途車程,我們都在車上做晚課。在昨天晚上離舍衛國還有五六十公里時,第二部

乙車發生了無常的情況。當我們甲車從導遊和領隊楊師兄告知中,得知乙車拋錨在後面,大家

馬上持大悲咒和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佛菩薩加持,一切平安無恙。大約半個小時,導遊接到

回電說

:已經找到廠商正在修理,請大家放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合十坦白說,搭乘

幾天印度遊覽車的感覺,其實他們提供的車子,性能和車況沒有比大陸的差。只是橫衝直飆、

喜歡按喇叭、爭搶車道外,(內陸的司機菩薩同樣有這些狀況)其實司機和隨車助理人員,都

非常善良和盡責。或許因為正值旅遊旺季,車子被頻繁使用而忽略應有的保養吧!所幸一切

平安吉祥~

 

依然迎著旭日東昇的暖和日頭,終於來到在佛教史上地位相當重要的祈園精舍。我們在讀誦

大乘經典時,常會誦到「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句開頭句子。想不到此時此刻

自己真的走入經典常介紹的處所,內心的感受真的無以明喻!

 

我們依序整隊準備朝山到精舍伽藍的中心。莊嚴唱誦的佛號聲,透過時空的交會,霎時仿佛

回到佛陀的時代。隊伍行至說法堂前,我們立即布置法會一切莊嚴物和供品,準備彌陀法會

和拜願祈福。雙手捧著阿彌陀經,逐字唱誦的當下猶如我們與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和大阿羅漢,

眾所知識一同俱會,聽聞佛陀在此宣說阿彌陀經。相信每個人都留下很深的感應,雖然如今

說法堂只剩紅磚砌成的牆基,不復當年的榮景風光,但這依然是我們信願中屹立不搖的聖地。

繞佛三匝後,我們虔誠恭敬長跪合掌共同發願和個別回向,當下內心的悸動與滿滿的殊勝感

受是從來沒有過的,已非我可以表達的文字和語言阿…!

 

法會圓滿結束後,由專業的導遊菩薩為大家導覽周邊其他建築的遺址。這些都是用紅磚和石

片鋪砌而成,有的是隆起的高台,有的是窪下去的平面,有殿堂、僧房、庭院等。還有一口

當年僧團使用的井水,目前改建為以手壓式的幫浦給水,每個人也用雙手捧些沐淨手臉,清

涼感受有如甘露法水~~此外,有一面完整的紅磚牆是精舍中央的佛殿堂,稱為香室。牆的

兩面貼滿金片,當地的菩薩在我們進入禮佛時,忙不迭地遞給每個人一小片金紙,大家也都

入境隨俗以恭謹心,將金片貼在牆上。過程中我默念金剛經中的一偈:「一切有為法,如夢

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也期勉自我,能增長智慧與慈悲,一切都是因緣生滅,

勿忘自己的初發心和所種下的菩提種子。

 

然後我們往回走到菩提樹園,因為在此已經有其他南傳佛教團體在誦經共修,所以我們安靜

的隨著江老師默念佛號遶樹三匝。然後各自圍在菩提樹下靜坐,體會二千五、六百年前,敬

愛的佛陀世尊曾經在樹下禪坐入定的瑞相。內心一片禪悅自在、法喜充滿~

當我們聽到提醒集合時間的訊號,縱然有萬分難捨也要按摩起身離座,無法執著貪戀。這不

正是佛法教化眾人的真理法則—「緣起性空」。當下如是深深體會和領受。

 

中午回到飯店用過午齋後,先前往增加的另一處聖地—「飛機場」?!什麼是「飛機場」?

原來幽默的導遊解說:據說佛陀為了報恩到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就是從這裡升天的啦!

聽完大家不禁完爾這般有趣的介紹詞。所以我們皆帶著愉悅的心來此聖地頂禮參訪。下車必

需走一段爬坡路,上到頂端遺跡處往下鳥瞰還真有要升天的感覺,不知道其他團員是否同感?

我想大概是自己想太多吧!另外補充說明一點:未來彌勒佛將下降地-桑卡西亞

才是佛陀前往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回到人間的地方,所以升天和降落的地點不同,不要弄混。導遊還提醒我們,要發願:未來大家都要在桑卡西亞】出生,龍華再會蒙佛受記。帶著這無限的祈我們也在此快樂的拍下這美好的記憶,上車繼續前往即將體驗的下一站:【瓦納納西】—神秘的印度聖河「恆河」~~

 

 

合十

感恩

 

 

《 待 續 》

 

 

 

延伸閱讀:

 

祇園精舍 】 拘尸那羅國國的首都舍衛城,有一位名為 - 「須達多」的富商,因為經常救濟孤苦者及窮人,因此被尊稱為「給孤獨長者」。由於作生意的關係,到摩竭陀國的王舍城竹林精舍去拜訪釋尊後,十分敬佩釋尊,決心邀請釋尊到舍衛城來。為了迎接釋尊及其弟子,找到了屬於國王波斯匿王的太子 - 「 祇陀太子 」的一座芒果樹林。由於太子與須達多的熱心奉獻,在舍利弗的指導下,完成了祇園精舍。 祇園精舍是祇樹給孤獨園精舍的簡稱,亦即合祇陀太子的樹林與孤獨長者的園子的尊稱。相對於竹林精舍是南方傳教中心,這座祇園精舍就成為北方的傳教中心。釋尊在這座祇園精舍中,說了『 阿彌陀經 』等許多經典,由『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 』的句子開頭的經典中就可以知道。釋尊入滅後,精舍日益擴大,四 O 四年 法顯 參拜時,據說有九十八座伽藍,六三 O 年 玄奘 參拜時則記載:精舍等已經荒廢了,只剩柱頭上雕刻著牛的阿育王石柱與磚砌的祠堂。七世紀末,義淨參拜時有正在復興的記載。十二世紀末,由於回教軍團入侵而崩壞,又荒廢了,變成叢林。不過到了一八六三年,由於 亞歷山大、孔寧漢 的挖掘調查,南北約 350 公尺,東西約 230 公尺的遺跡終於真相大白。從發現的碑銘,判斷出這座祇園精舍精舍是一世紀貴霜王朝設計的建築。 寺院遺跡的磚造基礎,到處都是,往北邊的地方有稱為阿難菩提樹的古樹。相傳這個地區因為沒有天竺菩提樹,所以目健連 尊者運用神通,在一夜之間,從菩提迦耶帶過來種植,被東南亞一帶的佛教徒用五色的蟠裝飾,如今成為一株和佛像一樣,具有信仰作用的神樹。 中央部分較低的草坪上,據說是蓮花池的遺跡,中央道路的東側,有釋尊使用過的井;道路西側特別高起的基壇,是釋尊香室的遺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