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天一宿醒來,一看手錶快6點了,但拉開窗簾天色怎麼還沒全亮呢?後來在車上詢問導遊,才
知道這裡的白晝和黑夜非常分均,所以天亮和入夜感覺會比較慢。依照通知時間我們先到大廳用
早齋,因為採自助餐式所以就各自供養使用。飯店位於海天一色的沙灘旁,視野景觀實在非常優
美。團員們不僅在此享用豐盛的美食外,放眼所到之處令人心胸開闊充滿法喜。許多師姐用完齋
後,還特別赤腳走在柔細的沙灘上,體驗不同的飯後經行呢~此外,值得一提的有趣事件是我
坐的餐桌剛好在泳池邊,當我再進去拿咖啡返回座位時,隔桌的師姐們笑著說:你的土司被鳥
叼走了~當下升起的念頭,這隻鳥兒還真的是我供養一切的眾生啊!可見生活在此的鳥兒一定
非常快樂幸福。
9點準時出發後,我們在前往極樂寺的路程中做完早課。在馬來語中檳城稱為檳榔嶼
這是因為早期島上遍植檳榔樹而得名。所謂來檳城旅遊,必到極樂寺。被冠以東南亞第一大剎,
並成為檳城重要地標的極樂寺,在檳城歷史和大馬佛教發展史上,都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也
點出了此寺院在檳州旅遊業中的分量,及當地民眾對佛法抱持著虔敬和渴求的心態。【極樂寺 】
依山而建,分為三層,被譽為東南亞最雄偉的佛教 寺廟之一。 為一座柔和了中國式、
泰式和緬甸式建築風格的寺廟。放生池也是極樂寺的特色之一,我們從山腳沿著石階走上,
尚未跨入極樂寺大殿前就會先經過。 池內有數千隻烏龜,悠閒地在曬“日光浴”,等待來訪信眾
購買一束束的蕹菜餵養它們。根據導遊解說得知原本池子並沒有圍鐵欄杆,但因發生過烏龜遭竊
被販賣宰殺,所以寺院就將放生池鐵圍圈住。其實最好的放生就是要護生而不殺生,不當的放生
反而會破壞自然生態,讓更多起妄念的人因想要獲利而去抓捕殺害。當下在心中默念佛號並回向
給池中所有的烏龜眾生。
大家跟著導遊的講解一路經過觀音大士殿、佛度五比丘園、無量壽塔、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
寶殿、五方佛殿、萬佛寶塔,最後搭纜車上到山頂的觀音聖像道場在此各自參訪。我先進入準提
寶殿禮拜準提王菩薩,並持誦三遍準提神咒。信解行證示現十八手大準提,佛像莊嚴又殊勝。佛
弟子們都知道準提菩薩稱為佛母,功德無等倫比。殿外有隨喜功德瓦片和許願帶,團員們皆各自
把握此善緣廣種福田,各個法喜充滿。極樂寺青銅觀音聖像和八角亭寶蓋。 觀音像高達36公
尺,八角亭則高91公尺,支撐它的是16根中國進口的青岩石柱,每根柱又以8個石圈組成,
柱上雕著佛教故事和圖案。 寶蓋則分為3層,依據中國北京天壇作為藍圖。抬頭瞻仰合十禮拜
此尊觀音聖像,心繫著我們法鼓山也是一座觀音道場,師父亦以開啟自性大悲心,勉勵大家要行
菩薩道自利又利他。今日大眾得此殊緣來此禮佛參拜,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福報啊!也祈求佛菩
薩一路庇佑加持,讓我們能圓滿此行。下山前大家於聖像前合影拍照留念,帶著滿滿法喜和感恩
的心向佛菩薩先告假。然後往極樂寺的餐廳享用禪悅的午齋。
下午第一個參訪寺院是臥佛寺。【卧佛寺(Wat ChaiyaMangkalaram),建於19世紀, 該
佛寺融合了中國、泰國和緬甸的建築風格,華麗且精雕細琢。 寺內供奉著一尊長達33
米,排名世界第三大的臥佛像,僅次於緬甸和泰國的大佛。立佛寺就是缅甸寺。全身用金箔裝
飾,眼睛和腳指
甲都由貝殼鑲嵌。 臥佛像身後有12 座分別代表12 生肖意義的立佛像,還有一些靈灰塔。
門前色彩艷麗的雙龍護法非常顯眼。右邊是中國的龍作為造型,而左邊則是以泰國的龍作設計
在右前方並供有一尊泰國四面佛讓信眾參拜,導遊並詢問大家知道哪一面是正面嗎?原來是看有
佛腳哪一面才是正面。此外,導遊小妮菩薩並強力推薦寺內販賣的椰奶冰淇淋,酷熱的高溫天氣
即使很少吃冰品的我也不禁想要嘗試,果然好~吃!當地人們俗稱立佛寺和臥佛寺,而立佛寺就
是緬甸寺。
這兩座寺廟因為當初泰國和緬甸的信眾都有捐款蓋建,所以馬來人為了感恩他們
,所以在造型上就採用泰緬式。【緬佛寺】就座落在臥佛寺的正對面,隨後我們排好隊伍走
過對街隔感受另外不同的佛教藝術建築。大家進入大殿後,副團長美智師姐帶領我們齊聲持誦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依序繞佛三匝禮佛三拜,並將功德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接著安排參觀的是邱公司龍山堂(Khoo Kongsi)是邱氏宗祠,建於十九世紀末,建築物至今仍
然保持良好。
仿清朝宮殿而立,祠堂分正中的“正順宮”和兩側的“福德宮”及“浴谷宮”
邱氏宗祠又稱“龍山堂”,共分三部分:中為大廳,供奉大佛爺,右為邱氏歷代靈牌,
左為複印堂,它的底層為專供族人租用與婚宴慶典之用,宗祠對面有一個
戲台,供酬神演大戲之用。屋簷華麗壯觀,起翹翼然的龍山堂,與戲台、宗議所與周圍
排屋組成邱公司盤地。有如迷宮,位置隱秘,明明看到屋簷了,就是找不到入口處
證實了導遊說法:想來此參訪是需要熟人帶路否則會出現摸不著門路的有趣現象。堪稱東
南亞最精緻堂皇的宗祠正在進行修復,檳城可謂華族宗祠林立,這些宗祠也稱為公司。
即各宗族所設立的祠堂,可供該族群或同姓式的族人,定期聚會或開會之用,它同時也是
一座廟堂。設計精緻的邱氏祠堂,是到目前為止檳城島上最大的華人宗祠。其建築物上皆有很
精緻的龍、鳳凰及神明的圖案等。參觀之後感覺頗有台灣鹿港的風味,其實這都是早期華人先民
所遺留下的文物,而保護傳統也是後代子孫對歷史所作的見證和使命。
離開充滿華人色彩的古蹟後接著驅車前往靠海的【康華利堡】參觀。位於檳榔嶼的東北部,是
1786年法蘭西•萊特登陸上岸的地方。 這座城堡原本是木造的,後來利用當地的獄犯搬運石頭
改建。 置身城堡可俯瞰北海港口與延伸東部海濱的海港活動。
城堡西北部裝有一尊1603年製造的荷蘭大砲。 根據導遊說法:長古訖今,許多不孕婦女都會在
砲管內獻上鮮花禱福祈子。對此祈子傳說在我國和日本也聽聞過類似說法,這大概都是穿鑿附會
的茶餘飯後趣談吧!而整個古堡帶著濃厚的英式風味,和台灣的紅毛城砲台很相似。走出城堡可
以看到許多花悄的三輪車,搭載遊客穿梭在港口景區,令人感受到濃厚的南洋風味。我們再度上
車,前往另一處華人聚居的【水上人家】。顧名思義這裡的房子就是建造在海上,各姓氏家族搭
建一條條的木橋通往海中。當初會以這種方式造屋主要就是為避免徵土地稅,可不要小看這些外
貌不起眼的違章建築,據說這裡的居民還都挺有財富呢~今天適逢農曆初一又是剛好退潮時間,
可清楚地見到對岸的檳威跨海大橋,導遊並預先告知我們明天就可以體驗通行這座大橋的感受了
參觀到這裡,菩薩們是否對今天豐富的行程感到疲累嗎?其實這些景點都緊鄰靠近不遠,繞了
檳城一天感覺就是走那幾條路,果然一點不假,導遊也是如此解說。不過在參訪最後一站–
【巴迪蠟染布工廠】之後,原本行程表中安排到植物園的漫步運動,就在團長和寶琳師姐挺有
默契之下一致放棄,畢竟我們此行最重要的任務並不在旅遊上,保持體力準備演出才最重要。

這間巴迪工廠坐落於Teluk Bahang,售賣各種各樣的巴迪產品,而且非常深受遊客的歡迎。
裡面除了有販售廳之外,還有製作巴迪過程的生產工廠。 遊客可以往巴迪廠參觀以傳統技術,使
用臘汁與染料染繪巴迪的過程。
巴迪是一種馬來的民俗藝術,用融化的蠟油在布料上繪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再著上顏色,最後再將
蠟油洗掉,就成為一片五顏六色的彩布了.很平凡的過程,但每一幅布都是寬一公尺,長數公尺的面
積.要把整張布都畫得滿滿的,其實很不簡單。
馬來西亞的巴迪蠟染布有各式各樣吸引人的設計及顏色,巴迪布可以製成服裝、桌布、窗簾、
手提袋、圖畫及帽子。不過其價錢並不便宜,所以純粹欣賞的心情感受它的藝術美感就好。
今天就在這次全程陪伴我們參訪的馬來西亞寶琳師姐,安排大家品嘗帶有馬來西亞風味的豐盛
素食火鍋,結束一天異國的佛法之旅。謹此
《待續》
留言
看到常進菩薩的分享,彷彿身歷其境,感恩!
相當殊勝的參訪行程。 :>
明年如果還有因緣
歡迎菩薩們也可以共襄盛舉~
感恩
禮謝法師的鼓勵和關懷~
合十
感恩